乙二醇腐蝕管道的化學原理
乙二醇腐蝕
乙二醇溶液可作為防凍液或冷凍鹽水使用。一般情況下,工業企業常用濃度為 50%濃度左 右,因為濃度更高的乙二醇溶液由于具有很高的粘度,會導致泵送能力差,以及換熱能力差 等問題。
通常情況下,乙二醇作為一種傳統的載冷劑同樣具有很強的腐蝕性。鐵和無氧純水 的反應其自由能是降低的,反應要放出氫。同時,乙二醇在使用過程中與空氣接觸容易產生 氣泡,氣泡在潰滅過程中產生的微射流或沖擊波對設備產生損傷--穴蝕(又稱氣蝕、空蝕)。 穴蝕現象開始是變色,表面局部呈灰白色,而后逐步變粗糙,繼而呈現出麻點和針孔,并逐 步向深處發展,最后產生散落或形成局部聚集的蜂窩狀孔群,嚴重的針孔可穿透設備。加上 鋼鐵表面不均勻,它在水中要形成無數微小的腐蝕電池,造成對設備的腐蝕。同時乙二醇含 有羥基本身不穩定容易酸化等因素會導致新鮮乙二醇溶液能在小于 1 周的時間內腐蝕碳鋼 (一般用碳鋼)和銅;能在約 1 年的時間內,腐蝕一般不銹鋼(304 不銹鋼)。并導致溶液系統中 鐵銹雜質等含量很高,很多企業使用的乙二醇溶液在 1 年左右,雜質含量達到 1%附近。由 此導致換熱效果低, 冰點提高等后果。 另外, 發生腐蝕的乙二醇溶液, 由于存在電化學腐蝕、 垢下腐蝕、酸性腐蝕等一些列疊加腐蝕作用,具有更強的腐蝕性。